沐浴及洗髮用品

44款洗頭水驗出二噁烷、可致敏防腐劑或甲醛 (2017年08月)
本會搜羅60款洗頭水,39款聲稱適合一般人士使用,3款標榜適合女性使用,7款是男士專用洗頭水,另有1 款聲稱適合一般有脫髮問題人士使用。



樣本:資料根據實驗室檢定或量度獲得,與製造商聲稱或有差異,資料只宜作參考。
價格為大約零售價,根據香港消委會2017年7月的市場調查所得,只供參考,實際價格按地區及店號而異。
1 款樣本檢出微量砷
除了「海倫仙度絲」(#36)檢出微量砷(0.18ppm)以外,其餘59款樣本都沒有檢出水銀、鉛、砷和鎘。包括#36在內的全部樣本都符合有關重金屬的內地規範。
超過6 成樣本檢出二噁烷
一般而言,洗頭時洗髮用品和皮膚接觸的時間很短,而且用後立刻被沖洗掉,在正常使用情況下,樣本檢出的二噁烷含量對消費者不會構成安全威脅。不過,在有選擇的情況下,消費者應考慮用不含二噁烷的產品。
是次檢測中,有38款檢出二噁烷,含量由1.1ppm到24ppm。其中「沙宣」(#29)、「潘婷」(#30)、「CLAIROL」(#31)、「海倫仙度絲」(#36、#38和#49)和「ELENCE 2001」(#59)的二噁烷含量比較高,由12ppm到24ppm,超過歐盟的建議最高含量(10ppm)。
12 款檢出可致敏防腐劑 MIT或CMIT
檢測中, 3款只檢出MIT,全部符合內地和歐盟的規定;4款只檢出CMIT,含量也符合內地和歐盟的規定;5款同時檢出CMIT和MIT,總量介乎0.00127%到0.00994%,當中「ORGANIC CARE」(#39)檢出的CMIT/MIT混合物總量超過內地和歐盟的規定(0.0015%)。
樣本中,「麗仕SPA」(#32)、「多芬」(#33)和「BOTANIST」(#34)檢出CMIT或CMIT/MIT混合物,但標籤上並沒有以中文或英文列明產品的全部成分資料。消費者沒辦法從標籤得知產品成分,不利於皮膚容易敏感的消費者。
1 款檢出游離甲醛
有研究指,化妝品中的游離甲醛(free formaldehyde)水平如達到0.02%到0.03%,即使是短期使用,正常皮膚也可能出現皮膚炎(dermatitis)。
樣本中,只有「Ogx」(#23)檢出游離甲醛,檢出量為0.03%,未有超過0.05%,符合內地和歐盟的規定。
全部樣本沒有檢出化妝品不可使用的激素、微生物或致病菌
單憑產品宣稱作選擇未必可靠
是次13款檢出MIT、CMIT和游離甲醛的樣本中,當中有4款說明「無矽」,4款標榜「性質溫和」,3款聲稱「不含parabens」,3款聲稱「不含SLS」,2款經「皮膚科醫生認可/測試」,3款「成分天然/有機」,另有2款聲稱「無色素」。結果發現即使產品有以上的標示或陳述,也不代表產品不含致敏物質。
資料來源:《選擇》月刊第490期
用你的手機或行動裝置掃描
旁邊的QR碼進入網頁
旁邊的QR碼進入網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