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別通告

  • 感謝閣下瀏覽「精明消費香港遊」網站。本網站自2007年推出至今,已為大量的內地訪港旅客提供了一站式的消費資訊,藉此推廣精明消費。

     

    為了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,從2022年6月1日起,有關在港消費的最新內容將於「香港消費者委員會」的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。本網站屆時將不再更新,而現有的文章內容會保留至同年8月31日,其後「精明消費香港遊」網站將停止運作。

     

    如欲繼續收取在港消費的實用資訊,敬請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頻道:

     

精明購物 > 健與美用品 > 染髮劑 > 消費錦囊

染髮劑

列印

消費錦囊

 

染髮劑產品種類繁多,香港市面十分普遍,在美髮用品專門店、超級市場、健與美連鎖店、化妝品店、藥房/藥行等都可以購買到。

一般家用染髮劑
市面上的永久性染髮劑(permanent oxidative hair dyes)都包含色素劑(colorant)和顯色劑(developer),使用前先混合,然後塗抹在頭髮上,待指定時間後沖洗。效果一般可以維持數月。

染髮泡沫
部分產品不用自行混合,安裝噴嘴後,按掣擠出色素劑和顯色劑混合泡沫可立刻使用,未用完可留待日後再用。不可大力或上下搖晃瓶子,否則會阻塞管道。使用時須避免將泡沫直接噴上頭髮,否則容易濺入眼睛,應先將泡沫擠在掌心再塗抹上頭髮。個別型號要自行攪拌造出泡沫。


專業人士(professional use)/髮廊用(salon use)染髮劑
以套裝出售,包含金屬支裝染髮膏和以膠樽盛載的「雙氧奶」(過氧化氫,hydrogen peroxide),使用前把兩者按不同比例混合,混合物產生化學作用後可造成不同髮色。包裝一般只有英文說明,使用方法也比較複雜。

留意產品成分
1. 致敏物質
皮膚過敏人士要留意染髮產品是否含有PPD、PTD或其鹽類化合物,通常顏色愈深(黑色或褐色),所含的致敏物質例如PPD、PTD或其鹽類的濃度會愈高,有疑慮的話可選用顏色比較淺的型號。

香港《藥劑業及毒藥條例》規定,含有PPD、PTD、其他烷化苯二胺或其鹽類的染髮製劑,必須在產品包裝上標示成分和含量,並以中文和英文列明「注意:此藥可使某些人士皮膚嚴重發炎,須照專家指示使用」等警告字句。

2. 皮膚敏感測試
內地、歐盟、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對染髮劑產品中各種化學物質的濃度都有規定,但就算使用的染髮產品符合致敏物質含量的法例標準,都不能保証不會出現敏感反應,因此每次使用前應進行皮膚敏感測試,以確定皮膚沒有出現任何過敏症狀。

建議在染髮前2天,將小劑量的染髮劑混合物塗抹在手腕、手臂內側、耳背或頸背等不顯眼位置,讓它自然風乾,在塗搽後的半小時和2天觀察皮膚狀況,如果皮膚感覺灼熱、痕癢、呈紅腫,甚至長出水泡,就必須停止使用有關產品。

3. 致癌物質
亞硝胺化合物(nitrosamines)可致癌,如果產品成分配備不當,有機會在產品儲存期間形成。如果色素劑和顯色劑混合後長時間擺放着,產生亞硝胺化合物的機會也隨着放置時間增加。

因此必須嚴謹依照產品的建議正確使用,留意駐留時間,逾時放置、自行加熱、用保鮮紙包裹頭髮,都可能增加染髮劑混合物產生的致癌物質的濃度,增加化合物引致皮膚過敏反應的機會。

留意產品稱聲
1. 聲稱成分「天然」
聲稱天然的染髮劑未必不含人造化合物。如細心檢視這些產品的成分標籤,不難發現當中包括苯二胺(PPD)或甲苯二胺(PTD),都會刺激皮膚。


有產品聲稱天然,並標榜不含苯二胺PPD,但在成分表中卻標示含受法例管制、可能引致皮膚過敏的甲苯二胺。

2. 「無PPD」「PPD-free」
不含PPD的產品一般都會檢出PTD,這兩種化合物的化學結構和特性類同,對PPD敏感的用家,比較大機會也對PTD有敏感反應。

3. 「不含阿摩尼亞」「無阿摩尼亞」「no ammonia」「ammonia-free」
含阿摩尼亞的染髮用品,最顯著的缺點是氣味刺鼻、刺激皮膚、頭皮感到灼熱。在鹼性環境下染髮劑才會產生顏色染料,不含阿摩尼亞的產品須要透過其他化合物去達到相同效果。

留意有效日期
建議消費者購買明確標示有效期的產品,而產品應避免長時間擺放沒有使用,過期產品不僅影響染髮效果,也有機會衍生其他化合物,增加健康風險。

 

 

Bookmark and Sha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