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膜

消費錦囊
選購面膜要注意什麼?
主要留意所需要的面膜功能,並留意說明的敷用時間、使用頻率和是否標示有效期限。有試用裝的話,可先試用才選購,避免購買後才發現產品不適合而造成浪費。一般來說,美白和抗衰老的面膜比較易引起過敏,選購時須特別留意產品的成分,避免選用含有可致敏成分的產品。

美白 vs 保濕 vs 肌膚再生或抗衰老面膜
保濕面膜:以保濕劑(humectants)為主要成分,例如透明質酸、甘油、尿素、乳酸鈉等,可以吸收和鎖住水分,為皮膚表層補水,有順滑的功效。
美白面膜:常見的美白成分包括果酸、麴酸、熊果素等。膚色不均勻的人適合使用。
肌膚再生或抗衰老面膜:主要成分有抗衰老和抗氧化物,例如維他命C和E,以及植物類抗氧化成分例如大豆。40歲以上覺得皮膚開始鬆弛的人適合使用。
面膜質料
生物纖維(bio-cellulose):聲稱以生物工程技術培植的細菌製成,物料柔軟,吸水性高,敷起來「貼面」,但價錢昂貴。
水凝膠或凝膠(hydrogel):聲稱以高分子物質,例如卡拉膠(carrageenan)作為凝膠劑,質地像啫喱,有彈性和柔軟,同樣「貼面」,由於比較軟身,通常分上下兩部分,價錢一般比生物纖維便宜。
紙質:含紙纖維,價錢一般比較便宜,缺點是面膜緊貼肌膚的程度不足。
棉布:以棉纖維造成,引起過敏的機會比較小,吸水性不錯,物料柔軟,售價和紙質面膜相近。也有聲稱以絲為質料的面膜,可能由人造絲或其他再生纖維製成。
哪種面膜質料不易令皮膚敏感?
日常生活或醫學臨床個案少發現因面膜質料產生過敏反應的情況,選擇面膜質料一般視乎個人的喜好。

片裝vs乳霜或啫喱面膜
片裝面膜使用方便,但產生不少廢物,包括面膜物料、獨立包裝的鋁薄袋、覆蓋面膜的紙或塑膠等。以減廢的角度,不妨考慮使用乳霜或啫喱面膜。
使用哪類型面膜視乎個人喜好,以及個人膚質而定,混合性皮膚人士不適宜使用片裝保濕面膜,而乳霜面膜可以針對性地在欠缺水份的部位加強保濕效果。
面膜可以每天敷嗎?
檢視面膜包裝建議的使用頻率,部分建議每星期用1到2次。也視乎個人膚質,例如油性皮膚人士如果天天敷面膜,過度補給油脂成分而有機會長出暗瘡和油脂粒,有濕疹和敏感性肌膚的人士,長期敷面膜有機會使皮膚過敏和濕疹狀況變差。
敷面膜貼士
使用前應詳細閱讀使用說明。使用時先清潔面上肌膚,並留意敷用時間,一般為10到15分鐘,視乎個別產品而定。皮膚比較敏感人士試用新面膜時,可先將小部分面膜液塗在面頰旁並觀察短時間,沒有出現過敏反應才敷上面膜,然後繼續留意面部反應,如出現紅腫、痕癢或針刺的感覺,應馬上移除面膜和清洗面部。首次使用可以稍為縮短敷面時間,如果沒有不良反應,下次便可以放心使用。
敷面時間不應超過產品建議的使用時間,以免皮膚水分被面膜吸收,造成反效果。敷面後,一般不須用水清洗,建議按摩皮膚,使液體滲入肌膚。
資料來源:《選擇》月刊第486期